【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面向新时代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人民日报》( 2019年11月25日 09 版)
内容提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指导中国公司管理实践的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是中国管理学者的光荣使命。
管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极为紧密的学科。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公司发展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整体实力大幅提升,而且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公司。中国公司整体发展进步的背后,是中国公司管理学的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管理学者和公司管理者认识到,中国公司管理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管理理论,而应紧密结合中国公司管理实践,探索发展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培育更多优秀公司和公司家的迫切需要。
中国公司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公司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1949—1978年的探索起步阶段。初期以学习借鉴苏联公司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为主。20世纪60年代之后,管理学界开始从中国公司管理实践出发,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公司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二是1979—1992年的转型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们认识到我国公司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奋起直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对公司管理学和管理实践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众多管理学者和公司管理者重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公司管理理论和管理经验,希望从中得到启发。叁是1993—2012年的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管理学者更加注重对中国公司管理实践进行本土化研究,公司管理学的中国特色逐渐突出。四是2013年至今的创新发展阶段。伴随世界对中国发展奇迹的高度关注,国内外顶级管理学期刊中对于中国公司管理现象、中国公司管理实践的研究明显增多。中国学者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创新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提高了中国管理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经过70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公司管理学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比如,理论界从我国公司管理实践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思想融入现代管理学理论,提出了诸多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管理理论,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公司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实务界立足中国管理情境,探索出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管理模式,如华为公司的“灰度管理”模式、海尔公司的“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等。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创新,有力推动中国公司突破后发劣势、形成核心优势,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在肯定中国公司管理学研究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中国公司管理学发展的一些不足。一是一些理论研究与公司管理实践脱节,单纯为了本土化而本土化。例如,过度解读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管理实践进行机械对应;部分学者囿于自身研究视角,缺乏与同行和公司的沟通交流,造成中国公司管理学流派日趋复杂;等等。二是忽视中国国情和公司管理实践,生搬硬套西方管理学理论。叁是受西方管理学研究范式影响,存在过度追求研究规范化、推崇复杂定量研究与艰深模型的倾向,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深入,难以发现管理实践背后的中国逻辑和公司运行规律。
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创新发展的方向
2016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指导中国公司管理实践的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是中国管理学者的光荣使命。
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创新发展的方向是,立足国情和中国公司管理实践,完善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探索和揭示中国公司管理实践的内在规律。从研究对象看,应聚焦中国公司管理实践,重点研究本土公司的管理和发展问题;从研究选题看,应正确处理世界管理问题研究与本土管理问题研究的关系,突出具有中国现实意义和前沿性的核心问题;从研究内容看,应重点关注中国公司管理实践中的特殊元素,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管理学概念,阐释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研究情境看,应基于中国公司管理实践的特定情境或视角,对中国公司的独特管理现象进行剖析和诠释;从研究方法看,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同时既充分借鉴吸收西方现代管理学的有益研究方法,又立足中国现实与研究需要促进研究方法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创新
进入新时代,中国公司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国际环境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如何促进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国际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立足中国公司管理实践推动理论创新。应立足中国公司管理实践,从中发现根植于中国土壤的管理元素,揭示中国公司管理实践背后的规律与机制,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和标识性概念;大力挖掘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本土化与国际化兼具的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理论构建路径;围绕中国公司如何实现创新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挖掘中国公司创新发展中的独特情境变量,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直面新技术挑战推动理论创新。在国际知名调研机构CB Insights发布的2019年全球独角兽公司榜单中,中国公司数量约占30%。这说明中国公司并不缺少创新精神,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中,有些中国公司的管理实践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这为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基础。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公司生产模式和商业环境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管理创新让公司更好适应新的市场竞争?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持公司决策和管理,进而提高效率和效益?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占有大量数据资源的情况下,如何引导公司兼顾创造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深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创新发展的紧迫任务。中国管理学者完全可以提出新概念、构建新理论、创造新模式,引领和推动新技术条件下中国公司的管理创新,并为世界公司管理学创新发展作出贡献。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理论创新。“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为中国公司更好走出去提供了重大机遇,同时,走出去的公司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比如,中国公司在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布局贸易与投资体系?如何搭建风险防范与管理系统?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和政治经济问题?如何更好承担社会责任?等等。从理论层面深入回答这些问题,探索符合中国公司走出去实际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模式,突出中国特色、中国制度、中国元素,有效化解公司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是中国特色公司管理学亟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聚焦国有公司改革推动理论创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当前深化国有公司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但是,目前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仍然滞后于实践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一刀切”,而应分类推进、一企一策。如何具体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既是公司管理者需要直面的实践问题,也是管理学者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应扎根国有公司改革发展实践,结合国有公司改革经验与理论研究成果,深入研究适应国有公司改革发展需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公司制度。
围绕培育优秀公司家推动理论创新。伴随改革开放大潮,我国涌现出许多极具管理特色的本土公司和优秀公司家。应关注这些领先公司,研究优秀公司家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以动态视角观察分析公司家面临经营风险挑战时的心理状况及决策过程,剖析公司家个人风格和公司家精神在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本土情境下探究公司家的管理思想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体现,有助于深入挖掘成功公司背后的管理逻辑。(执笔:王永贵 李 霞)